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初次见到陈波,是在姚集镇青年村王庄组的瓜棚里。当时他正仔细检查西瓜成熟度,严肃的神情、黝黑的皮肤、利落的寸头,完全看不出这是个1996年出生的“95后”。“早熟的品种都已采摘完毕,瓜棚已经拆除,剩下这几个瓜棚都是晚熟品种,我们一边采摘一边装货,门口的卡车装满就运往南方,今年西瓜行情还是很不错的!”
2018年大专毕业后,陈波便留在无锡工作,之后顺理成章地在无锡结婚娶妻,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宝宝。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平和幸福,但初为人父的陈波却开始有了自己的顾虑。“我和妻子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拿着份固定的工资,日子好像一眼就能看到头了。”陈波告诉记者,孩子的出生给了他很大的触动,一夜间自己从男孩变成了一名父亲,“我想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,趁着还年轻,我要拼一拼!”
陈波从小就帮着家里干农活,就算外出上学务工,每年春秋两季农忙季节他都会尽力回家帮忙。“我父亲从2008年开始流转土地种小麦,从几百亩地开始尝试,后来逐渐增加至上千亩。2021年,我父亲注册了敬翠家庭农场,我父亲叫陈敬章,母亲叫谷淑翠,‘敬翠’这个名字就取自他们名字里各一个字。”
由于从小就有干农活的经历,加上父亲的榜样作用和母亲的鼓励,家里也有现成的土地让他尝试,陈波决定返乡做一名“农二代”。
2022年9月,陈波安顿好在无锡的妻儿,正式返乡和父母一起经营家庭农场。陈波喜欢研究农用机械,从植保无人机到收割机、插秧机,农场的近十种农机他都能熟练操控。通过学习和探索,陈波劝说父亲购入一台自动播种机,“以前家里用的播种机只能将播种量设置在一个大致范围,新购入的这台由控制系统精准控制播种量,每亩能节约至少5斤种子,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。”陈波告诉记者,除此之外,他还在研究瓜棚的智能喷药机设备,“100多亩西瓜棚以前都是手动打药,大半天才能打完一个棚,如果安装这样一套设备,估计20分钟就能搞定。”
“他出去读过书,也工作过,视野和我们不一样,这孩子也爱学,有很多新点子和好想法!”陈敬章对儿子回来这一年的表现表示肯定,“以后我会让他参与更多田地的管理,让他去实现他的‘农业梦’,施展开拳脚,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嘛!”
说起未来的打算,陈波表示自己还要跟着父亲学习更多的技巧和经验,同时准备要经常外出学习和考察,引进更多先进的农机设备,并尝试一些高效益农作物的种植,“但眼前抢收小麦是关键!现在全部机械化了,只要机器能下地,1600亩小麦预计5天内就能收完!”眼前这个95后的“农二代”已是个不折不扣的“新农人”,看着眼前金黄的麦田,陈波脸上洋溢出“老农”式的幸福微笑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