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进入6月,位于贾汪区江庄镇高村的金秋家庭农场外1200余亩小麦即将收割。在金秋家庭农场仓库内,十几台各类农用机械一字排开、蓄势待发。
6月2日,记者在该家庭农场看到,农场主李长山和儿子李晨正在对农机做最后的检查。“我们农场目前有联合收割机、大中型拖拉机、秸秆还田机、土地平整机及其他农业作业机械共20多台,且全部进行了检修、调试和维修保养,农机驾驶员也全部就位,‘坐等’麦子成熟,抢抓农时,开镰丰收。”李长山的眼神里充满了对今年麦收高产的笃定。
李长山的信心来源于如今田间地头的各种科技,农民劳碌的身影越来越少,农机隆隆作响的声音越来越多,各路机器人的干劲儿越来越足。北斗导航、无人驾驶等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为“三夏”生产助力赋能,让现在的田间地头充满了“科技范儿”。
今年花费26万元购入的一台约翰迪尔W80联合收割机是李晨眼中的“主力”。“这台机器有高效能的清选系统,能确保高品质的收获,而且割台喂入结构设计先进,拥有较强的收获倒伏作物的能力,可以收割倒伏小麦。”李晨介绍,“农场有3台联合收割机,1200余亩小麦不到3天就能收割完毕。同时,连收带种,进行玉米、大豆、甘薯等播种,最多6个人7天内就能完成夏收夏种。”
连收带种抢农时也得益于科技。“今年农场的土地平整机械上增加了‘北斗’卫星导航和激光平地仪等高科技、新手段。有了硬核科技加持,不仅提高了作业精度,还提高了作业效率,能够实现随平随播。”李晨介绍道。
近年,贾汪区大力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像金秋家庭农场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用科技引领,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效率。李晨还是高村党支部委员,除了用好科技帮助父亲备战“三夏”,还将自己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更好地服务村民,助力乡村振兴。
关键词: